胖东来通报“红内裤掉色”:奖励顾客500,再追责不低于100万
近日,胖东来因“红色内裤掉色、过敏”事件成为舆论焦点。事件起源于2月初,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,从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出现掉色和过敏现象。胖东来迅速作出回应,于2月4日成立专项调查小组,并对涉事品牌系列产品进行下架处理。2月6日,胖东来再次发布声明,向顾客道歉,并承诺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布。
2月14日,胖东来在其官方抖音号上发布了长达53页的调查报告。报告显示,经过三家检测机构的检测,确认胖东来销售的“富妮来品牌”女士内裤为合格产品。然而,由于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不足,以及未按流程标准处理顾客投诉,导致顾客受到伤害,并引发社会负面舆论。因此,胖东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或降级处理,并向顾客发放了500元投诉奖励,同时承担相关医疗费用。
胖东来在报告中还指出,尽管顾客在网络上表达了使用产品的实际体验和情绪化感受,但在产品未经鉴定和鉴定结果出具前,以及医院医生无法确定直接因果关系的情况下,断定产品掉色引起过敏,并在网络上传播误导性信息,对胖东来品牌及产品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。因此,胖东来表示将依法维权,对于严重侵犯公司名誉权的行为,原则上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。
以下为部分《调查报告》原文:
此次 “红内裤事件”,表面上是一起普通的消费投诉,实则反映出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责任与挑战。
从质量管理角度看,胖东来作为知名零售企业,一直以高品质商品和优质服务著称。此次事件中,尽管产品经检测合格,但仍出现消费者投诉,这提示零售企业在商品采购、品控环节,不仅要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,还需关注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,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。
在客诉处理与企业文化践行方面,胖东来对责任人员的处理表明,企业内部对客诉处理流程和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存在不足。企业文化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,而要切实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中。高效、合理的客诉处理机制,不仅能解决消费者问题,更是维护企业声誉的关键防线。
从法律与舆论层面分析,在互联网时代,信息传播迅速,消费者和自媒体的言论影响力巨大。零售企业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,另一方面也需重视舆论引导,及时、准确地发布信息,避免公众误解。同时,消费者和自媒体也应增强法律意识,在表达诉求和观点时,尽到合理核实义务,避免侵权行为。
大家都在看
-
2025.02.19 09:56
-
2025.02.19 09:55
-
女大学生刷手机流量超34G欠费8700元:联通要直接给我转账 我拒绝了
2025.02.19 09:52
24小时有效投诉19488
累计有效投诉24007901